QQ扫一扫联系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月10日下午在京会见马英九一行。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民族有共同的责任、对未来有共同的期盼。我们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第一,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关键在于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国土不能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始终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命运所系。两岸同胞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共同追求和平统一的美好未来,把中华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第二,坚定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我们发展两岸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这个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三,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共同建设了包括宝岛台湾在内的祖国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民族精神。两岸同胞从来都是一家人,应该常来常往,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我们将采取更有力措施积极推动两岸交流交往交融,让两岸同胞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促进心灵契合。我们热诚邀请广大台湾同胞多来大陆走一走,也乐见大陆民众多去祖国宝岛看一看。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两岸同胞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弘扬者,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四,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百年奋斗,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不仅实现了孙中山先生当年描绘的蓝图,而且创造了许多远远超出孙中山先生设想的成就。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凝结着两岸同胞的奋斗和汗水,需要两岸同胞同心共创、接续奋斗,也终将在两岸同胞的接力奋斗中实现。两岸青年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我们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持续为两岸青年成长、成才、成功创造更好条件、更多机遇。希望两岸青年互学互鉴、相依相伴、同心同行,跑好历史的接力棒,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2024年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6章33条。一是明确生态保护补偿的内涵。二是明确工作原则、健全工作机制。三是规范财政纵向补偿。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开展重要生态环境要素保护以及在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四是完善地区间横向补偿。鼓励、指导、推动生态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通过协商等方式建立地区间横向补偿机制。五是鼓励推进市场机制补偿。鼓励社会力量以及地方政府按照市场规则,通过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开展生态保护补偿。六是强化保障和监督管理。
2024年4月10日,随着“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停靠山东青岛,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全部返回国内。
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龙”“雪龙2”与“天惠”轮三船保障实施。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完成了南极秦岭站主体建筑的建设,开展了生态系统和近岸海洋、土壤、地质、大气等环境的综合调查监测,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2024年4月10日,“海港致远”轮为靠泊在洋山港的“阿斯特丽德马士基”轮成功加注504吨绿色甲醇。这是我国港口首次完成国际航行集装箱船绿色甲醇燃料“船-船”同步加注作业。
2024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围绕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回收循环利用三个方面加快制修订标准,到2025年完成重点国家标准制修订294项,重点领域消费品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6%以上。
2024年4月1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波浪能海洋生态监测浮标研发测试平台在广东深圳大鹏海域投用。该波浪能海洋生态监测浮标研发测试平台被命名为“合作者号”,直径3.3米,高9米,重达9吨,于2024年1月在深圳大鹏湾海域下水试运行。“合作者号”生态监测浮标搭载多种国产先进传感器和监测设备,不仅能实时监测温度、盐度、pH、溶解氧等传统海水环境要素,还可实现对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等智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