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扫一扫联系
2024年2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与海内外受众相见。今天为大家梳理一下龙年春晚节目中的考点。
短片以电影化拍摄手法,记录勇敢追梦的百姓群像,让观众感受到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带来的温馨故事。
电影化指要求电影剧本富有银幕感,具体来说就是调动声、光、摄、美、乐等综合艺术方式去发掘刻画出那些动人心弦的无言、少言的场面。
两个节目都融合了重庆铜梁非遗龙舞,为大家展示了龙舞的风采。
铜梁龙舞是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区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形式,包括龙灯舞和彩灯舞两大系列。
王凯、陈伟霆、朱一龙激情放歌,唱出一往无前的勇气与豪情。
歌词中提到“我邀白虎,朱雀,玄武,为你开天”,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镇守四方,保佑天下太平;“我生鹿角,鱼鳞,鸿爪,与你辟地”指的是古代人对于龙的形象的想象;“我随七弦和五音,七尺举千钧”,七弦和五音都是指古琴,古琴在初的时候只有五弦,它们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到了商周时期又增加了两根,又称七弦琴,这两根弦分别代表:文与武。
岳云鹏和孙越的相声以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个性和差异为背景,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探讨了人们对于“不一样”的渴望与追求。
相声中岳云鹏有一段“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的诗句引用了17个“花”字,出自李清照的《残花》。“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花谢为花开,花飞为花悲。花悲为花泪,花泪为花碎。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全文借残花自喻,概括自己悲寥的一生。
各地嘉宾用方言,将家乡面食唱出特色韵味,为大家奉上一道年味浓浓的年夜大餐。
陕西油泼面、四川担担面、甘肃兰州牛肉面、广东云吞面、河南烩面、北京炸酱面、天津炸糕、上海生煎,各地面食各有特色。
刘涛、刘诗诗、李沁、关晓彤将历代汉服之美推到几十亿观众面前,代表了汉、唐、宋、明四个朝代的锦绣华章。
刘涛的汉服还原了汉代《列女仁智图》中的服饰发髻头饰,以黄色作为主色调,具有庄重、大气的情感寓意,发型是垂臂高髻,发饰则是复原款的东汉金步摇,高贵又灵动。
刘诗诗的汉服还原的是莫高窟第9窟晚唐女供养人像,以中国红为主色调,“花钿落眉间,朱唇照玉颜”,梳云髻,戴花钗,着红妆,披锦绣,再现唐代盛景。
李沁的汉服是宋代的褙子衫裙,以藕荷色为主,头上戴金色团冠,是宋代女子常见发饰。妆面采用了宋朝独有的珍珠妆。
关晓彤 的汉服是明代竖领对襟袄裙,衣服则是蝴蝶纹、事事如意纹等组合。用绣线勾勒出通肩襕,整体风格彰显明代服饰的精致与端庄。马面裙的底纹是一款明代“五湖四海”纹,用五葫芦四海螺象征“五湖四海”四方和睦。
节目里,白鹤飞舞,古今交融、虚实结合,融会了戏曲、舞龙表演等元素。观众跟随李白的脚步,乘风吟诗,目光所及,看见古之长安,也领略璀璨的诗意西安。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出自李世民《守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元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自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李白《将进酒》;
“复阁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出自王勃《寒夜怀友杂体二首·其二》;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孟郊《登科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出自王维《山居秋暝》;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王昌龄《送柴侍御》;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出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元日》。
周深演唱歌曲《健康到到令》,配合青年人最流行的健身方式八段锦表现形式,在春晚的舞台上掀起一阵健康养生风暴。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是中国古代气功功法。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
来自深圳的原创舞剧《咏春》登上春晚,以5分钟左右的精彩片段,为全国人民呈现岭南风味的“舞武融合”。
咏春拳是一门中国传统武术,是以“中线理论”等理论基础为内容、而颇具特色的南拳拳术,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等地,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舞蹈以青白瓷为出发点,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展现青白瓷跨越千年的独特魅力。
青白瓷也叫“影青”、“隐青”、“映青”。指的是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的一种瓷器。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景德镇及受其影响的窑场烧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品种。